中央民族大学202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及专业目录
1、招生专业介绍与招生计划
1.招生专业介绍
我校2025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见下表,不在此目录中的专业不招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不同意考试报名。各专业初试科目与普通计划招生初试科目相同,可查询普通计划招生专业介绍。
2025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 | |||
招生院系代码 | 招生院系名字 | 招生专业介绍代码 | 招生专业介绍名字 |
002 | 经济学院 | 020251 | 政治经济学 |
002 | 经济学院 | 020256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002 | 经济学院 | 020252 | 地区经济学 |
002 | 经济学院 | 030403 |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
003 | 法学院 | 030101 | 法学理论 |
003 | 法学院 | 030102 | 法律史 |
003 | 法学院 | 030103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003 | 法学院 | 030104 | 刑法学 |
003 | 法学院 | 030105 | 民商法学 |
003 | 法学院 | 030106 | 诉讼法学 |
003 | 法学院 | 030107 | 经济法学 |
003 | 法学院 | 030109 | 国际法学 |
003 | 法学院 | 0301Z1 | ★中国民族法学 |
003 | 法学院 | 035101 | 法律(非法学) |
003 | 法学院 | 035102 | 法律(法学) |
004 | 管理学院 | 030207 | 国际关系 |
004 | 管理学院 | 120251 | 会计学 |
004 | 管理学院 | 120253 | 旅游管理 |
004 | 管理学院 | 120254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004 | 管理学院 | 120401 | 行政管理 |
004 | 管理学院 | 120403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004 | 管理学院 | 120404 | 社会保障 |
005 |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030301 | 社会学 |
005 |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030303 | 人类学 |
005 |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030401 | 民族学 |
005 |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060100 | 考古学 |
005 |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065100 | 文物与博物馆 |
006 | 文学与媒体传播学院 | 030304 | 民俗学 |
006 | 文学与媒体传播学院 | 050103 | 汉语言文字学 |
006 | 文学与媒体传播学院 | 050105 | 中国古时候文学 |
006 | 文学与媒体传播学院 | 050106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006 | 文学与媒体传播学院 | 050301 | 新闻学 |
006 | 文学与媒体传播学院 | 050302 | 传播学 |
006 | 文学与媒体传播学院 | 055200 | 新闻与传播 |
007 | 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 | 030402 |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
008 | 历史文化学院 | 030404 | 中国少数民族史 |
008 | 历史文化学院 | 0602Z1 | ★历史地理学 |
008 | 历史文化学院 | 0602Z3 | ★专门史 |
008 | 历史文化学院 | 0602Z4 | ★中国古时候史 |
008 | 历史文化学院 | 0602Z5 | ★中国近现代史 |
009 | 教育学院 | 030405 |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
009 | 教育学院 | 040101 | 教育学原理 |
009 | 教育学院 | 040102 | 课程与教学论 |
009 | 教育学院 | 040104 | 比较教育学 |
009 | 教育学院 | 040106 | 高等教育学 |
009 | 教育学院 | 0401Z1 | ★民族教育学 |
009 | 教育学院 | 045103 | 学科教学(语文) |
009 | 教育学院 | 045111 | 学科教学(音乐) |
010 | 音乐学院 | 1302Z1 | ★音乐学 |
010 | 音乐学院 | 135101 | 音乐 |
011 | 藏学研究院 | 0304Z4 | ★藏学 |
012 |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 050102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012 |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 050104 | 中国古典文献学 |
012 |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 050107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012 |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 050108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013 | 外国语学院 | 050102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013 | 外国语学院 | 050108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014 | 蒙古语言文学系 | 050107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015 | 维吾尔语言文学系 | 050107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016 | 哈萨克语言文学系 | 050107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017 | 朝鲜语言文学系 | 050107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018 | 美术学院 | 130400 | 美术学 |
018 | 美术学院 | 135107 | 美术 |
019 | 舞蹈学院 | 1302Z2 | ★舞蹈学 |
019 | 舞蹈学院 | 135106 | 舞蹈 |
020 | 理学院 | 045104 | 学科教学(数学) |
020 | 理学院 | 045105 | 学科教学(物理) |
020 | 理学院 | 070100 | 数学 |
020 | 理学院 | 071400 | 统计学 |
020 | 理学院 | 085202 | 光学工程 |
021 |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071001 | 植物学 |
021 |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071002 | 动物学 |
021 |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071010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021 |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071011 | 生物物理学 |
021 |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0713Z1 | ★植物生态学 |
021 |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0713Z2 | ★景观生态学 |
021 |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083001 | 环境科学 |
021 |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083002 | 环境工程 |
023 |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 | 100513 | 民族医学 |
025 | 信息工程学院 | 045114 | 现代教育技术 |
025 | 信息工程学院 | 08120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025 | 信息工程学院 | 083500 | 软件工程 |
026 | 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 | 030301 | 社会学 |
026 | 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 | 030303 | 人类学 |
026 | 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 | 030401 | 民族学 |
027 | 体育学院 | 045112 | 学科教学(体育) |
02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030500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招生计划
河北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陕西 | 新疆 | 新疆兵团 | 其他 |
2 | 12 | 4 | 4 | 2 | 2 | 5 | 5 | 8 | 2 | 3 | 5 | 8 | 10 | 6 | 3 | 4 | 4 | 2 | 18 | 9 | 6 |
注:
1、其它指:中国大陆西藏班、中国大陆新疆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少数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管理职员与民族科研机构职员。
2、汉族在职考生招生比率低于招生计划的10%。
2、考试报名条件
1.拥护中共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规范,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政审合格,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区域经济社会进步服务。
2.生源范围为:
(1)西部12省(区、市),海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等5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湖南湘西自治州、张家界(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和湖北恩施自治州。上述区域汉族考生应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工作3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
(2)中国大陆西藏班、中国大陆新疆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少数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管理职员与民族科研机构职员。汉族考生应在上述单位工作3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上述单位工作。
3.承诺毕业后回定向区域(单位)就业。其中,在职考生回外贸原单位;非在职考生(含应届本科毕业生)回定向省(区、市、兵团)就业。
4.考试报名学术型硕士学位的考生学历需要符合下列条件之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具备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职员;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25年9月1日)或2年以上,提交至少两篇在公开刊物发表的与考试报名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的职员,可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资格考试报名;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职员。
5.考试报名教育管理、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应符合《中央民族大学2025年双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总体招生说明》和《中央民族大学2025年双证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考试报名条件。
6.身体健康情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建议》的有关需要。
3、报名与考试
1.获得报名许可
符合考试报名条件的考生下载《考试报名202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持此表到生源省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民教处(或高教处)申请报名许可(在职考生还须获得工作单位的报名许可)。
考生网报成功后将三份盖章《考生登记表》中的一份通过中国邮政EMS寄至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在线报名与现场确认
获得报名许可的考生,持《考生登记表》到报考地址所在省区的省级招办领取网报校验码,完成在线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网报时考试方法选择全国统考(专硕联考类的选择全国联考),专项计划选择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定向单位按《考生登记表》中的盖章单位填写(非在职考生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建议栏的盖章单位填写,在职考生按单位建议栏的盖章单位填写)
考试报名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美术学院的考生须选择中央民族大学为报考地址,到中央民族大学进行现场确认。
以中央民族大学为报考地址的考生,网报校验码到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领取(北京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
3.考试安排与我校普通计划的硕士招生安排相同。
4、录取
1.依据招生计划与教育部的录取需要,择优录取。
2.不同意未考试报名本计划的考生,本计划考生也不能调到本计划以外录取。
3.所有被录取考生的录取类别均为定向就业,须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非在职考生户口、人事档案转入我校,在职考生不迁移户口,人事档案由定向单位保管。
5、学制与学费
1.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的学制原则上按我校各专业的学制需要实行。被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先在高校基础培训基地集中进行一年基础强化培训。达到我校普通计划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可免除一年基础强化培训直接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
2.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含基础培训)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按国家及有关规定缴纳。
6、其他
1.硕士生毕业后需要回定向区域(单位)连续服务年限不少于5年(含5年,中国大陆西藏班、中国大陆新疆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少数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管理职员与民族科研机构职员服务期为8年)。
2.其他未尽事宜可参考教育部发布的有关公告及我校研究生院网页的有关内容。以上说明事情中如有内容与教育部最新政策相冲突,我校将根据教育部最新政策实行。
3.联系方法
通讯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邮编:
100081
联系部门: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传真:010|68932544
网站:http://grs.muc.edu.cn
各院系联系地址与联系方法(关于各专业的具体状况请联系有关院系):http://grs.muc.edu.cn/pgdetail.asp?id=3052c=3000000001
附件:
下载:考试报名202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doc